徐妍:如何理解业财融合为公司赋能?

“业财一体化”或称之为“业财融合”是最近几年比较热的话题,研究性的论述很多,那对于我们一线的广大员工来讲,到底如何简单明了的理解业财融合?到底业财融合和自己有没有关系呢?

什么是业财融合?

业财融合从字面看,就是业务层面和财务层面的连贯流畅,我们姑且把这个过程称作狭义的业财融合。其本质是在融合过程中不断挖掘数据的价值,让业务层面的工作结果数字化,让财务层面的跟踪反馈数字化,把业务层面的数字和财务层面的数字通过一种内部共识的逻辑连接起来,通过运算呈现数字之间的奥秘,揭示企业健康发展的路径。

业财融合和员工们工作有关系吗?

也许有些员工认为这些时髦的话题只是公司高层的事情,一线员工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不需要关注这些。让我们来回忆一下我们的现状:公司要决策,要看数据,财务的数据和管理者脑子里的经营现状不一致,需要验证,如何验证?就是各种各样的统计表单。于是一线员工加班加点搞出来的表格,交上来,领导不满意、财务不认可、返工、再交上来、再返工,等到数据基本清晰了,需要决策的事情也早就过去了。结果是什么?领导们屁股决定脑袋、财务们经常被误解、一线部门疲于应付各种内部申报工作。

总的来说,传统的工作方式牵涉到领导层,财务,一线业务部门,手工对账,工作量巨大,耗时易出错,对账不合规,费时费力费人工,结果滞后,严重影响公司经营决策。

我们已经习惯了传统工作模式,为什么一定要改呢?

或者有的员工说,以前都是这么做的,累是累了点,但也习惯了,保持习惯不好吗?各行各业的野蛮生长时代早已经过去了,经济社会的风口越来越少,企业间拼的不再是资源、关系、产品壁垒,领先的企业也不再仅仅追求纯粹、简单的规模,更看重有价值、可持续的增长。想持续的发展,靠的只有是扎实的做事能力。无效的沟通和内耗、滞后的判断决策必然是企业快速消亡的催化剂。谁在这个惨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更快更好地做事,谁就可以活下来。

业财分离由于缺乏彼此了解导致财务流程设计冗余复杂,对收支的预判没有抓手导致资金管理低效,一线无法第一时间拿到业绩反馈数据致使运营效率低下无法及时调整经营策略。这些都是因为空间、时间、标准错位造成的。我们希望,未来公司上下能够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用同一种语言在同一种逻辑下讲同一件事情。

数据资产时代,企业运营趋向业务端,同时对财务核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财务分析所需的数据,在企业的战略性决策起着重大作用,这就要求企业财务数据要更规范、更精准。而业财融合通过业务数据与财务系统的对接,减少财务工作者的重复性工作,提高业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财务人员可以实时监测公司的运营,为企业的运营决策提供实时的财务数据支持。

通过业财融合我们想改善什么?

1、改变事后管理的被动局面:打通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的沟通渠道、信息共享渠道,充分体现财务对业务的反馈和指导价值。

2、提升财务数据信息质量:通过业务事件直接、及时驱动生成财务数据,提升数据及时性、准确性,便于建立数据模型,生成相关分析指标。

3、提升财务管理价值:在业务部门制定决策时,财务部门通过预测、分析和评价,识别各个环节的成本,提供和决策相关的参考信息。

4、提高工作效率与效果:及时跟进各环节的收支控制,提高财务管理效率,为业务层面提供及时且有价值的财务数据参考。

5、提升财务风险防控能力:在业财融合的过程中,财务对业务流程充分了解,通过部门间协作配合,强化监管功能,也便于帮助业务部门评估内部控制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总之,业财融合的最终目标就是将企业经营中的业务流程、财务流程和管理流程三方有机打通,建立基于业务事件驱动的财务和管理信息处理能力,减少内耗和延时,逐步降本增效,通过重构组织能力让企业获得更大的市场竞争力。

业财融合将会带来三个变化:

1、更贯通,更快贯通业务数据,强化与业务的协同性;

2、更智慧,更具前瞻预测能力,更快落实经营要求;

3、更敏捷,更快响应政策变化,更快洞悉行业动态。把财务管理工作往前转移,把事后监督改成事前事中管控。

从广义的层面讲,业财融合不仅仅是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的事情,而是把企业各个场景用数字描绘,让静态的数字流动起来,找到各个数据之间的隐藏逻辑,把人、财、物,客户,产品、空间串联起来,通过一种有效的工具实现信息的通畅和理性的分析。让一线能够专心做事,专心服务客户,通过中台、后台部门及时向一线部门赋能,解决一线部门的后顾之忧。

业财融合从技术层面看好像是系统的搭建和数据标准的建立问题。但技术的呈现只是业财融合的一个具体手段,无论是狭义的业财融合还是广义的业财融合,融合的本质是公司战略方向的转型,业务逻辑的重构和文化的改变,这些都是组织能力升级的体现。只有人、组织和技术匹配起来,业财才能够融合起来。资金可以买到技术,但很难买到组织能力。

科技、信息、数字、智能,不仅仅是IT企业的文化,这是这个时代的文化。所有员工要主动跟上变革的速度。没有什么事不可能的,就好像20年前,谁也想象不到智能手机是何物,可20年后它成了生活必需品。业财融合的管理新时代已来,我们需要以开放的心态,创新的精神去接受,拥抱,尽早上车,尽早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