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妍:关于人才断层双面性的浅析

今天的话题是谈谈人才断层的问题,这个话题看似是个略显悲观的问题,但其实是个值得高兴的话题。说明两点,一,公司还在发展,因为公司需要人才。如果公司没啥发展了,需要守摊的人,而不是奋斗的人才;二,公司发展的挺快,因为断层了,说明补充的速度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速度了。

问题有,困难也在,但只要公司发展的好,这就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底气。

是什么促成了断层?客观上,市场竞争压力激增,说实话,现在的兴业源不如十年前活得舒服,虎视眈眈的对手们让你不得不投入到疯狂的弱肉蚕食优胜劣汰中,关起门来一身清净地修炼内功不现实,而一旦踏入这个拼杀的行列,我们往往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具体的冲锋陷阵里,忽略了谋略和布局,缺少了点儿打持久战的排兵布阵。当然人才的问题一定是高层的问题,没有做好谋划一定也是高层的问题。主观上,兴业源在对人性的研究上确实缺乏方式方法,公司小的时候,大家抱团做事,其实我们并没有认真分析过,为什么那个时候大家愿意做事愿意自发成长,我们做了什么,我们给了大家什么?公司逐渐大了,我们主观上认为人本应该有自觉性、人本应该有自驱力、人本应该想成长,我们粗放地觉得只要兴业源不变,只要兴业源越来越好,员工也会主动求上进更努力。但人性很复杂,单方面强调我需要你怎样不符合时代的发展。

人才从哪里来?无非两种,外聘空降或者内部培养。在公司组织的20年回顾恳谈会上,大多数优秀且持续的员工总结了愿意和公司共同成长的看法。听了后很受启发。企业留人、惯常两种模式,一是经济实力强的企业强调人的职业性,看重当下投入产出效率,走的是交易模式,花多少钱、聘什么样的人、带来什么样的价值。二是有“家”文化的企业,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看重一群志同道合者一起做事的快乐,在乎情比金坚的情怀。显然兴业源是从家文化中成长起来,但绝不想成为只讲经济效益的工作机器。首先这不符合兴业源一贯的文化脉络;其次,作为一个需要用服务给客户创造感动的企业,我们需要有一种持之以恒的情怀感指引我们经常为他人着想。

因此,很明确,兴业源在人才的问题上,使用要坚持以兴业源核心文化为基础的内部培养。当然,内部培养不代表不需要引进,人才引进来依然不能放松培养,不论是内部的还是刚刚加入的,重在让其在企业里感受成长的过程,找到持续挖掘潜力发现更好自己的通道和机遇。

员工的成长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素质和业务上的提高;另一方面是与公司形成情感上的连接和默契。既然不是交易型的付出与回报,那么员工的成长就需要公司投入更多的精力和努力,我想,兴业源这几年人才断层也与这些投入不够有关系。具体的工作方法和流程有很多,但我更想聊聊在企业层面需要调整的态度和思想:有花更大量时间在员工培养上的决心:

员工培养的过程,其实是引导员工与公司文化、组织机制相互匹配和融合的过程创造机。培养不代表保护,要有勇气推动员工跳出舒适区,接触自己未曾涉猎过的领域,去做自己并不熟悉的事情,鼓励员工突破自己的边界。让理性的好奇、自我学习的能力得到最大的激发,从而让员工收获最快的成长。这种成长的过程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其间难免有失败和挫折。需要企业真的用心、沉下心一点点去做。

 

给员工更大容错的空间

成长中必然遇到困境或者惊喜,不因一次的失败彻底否定,也不因一次的成功而过分神话,建立通道让员工分享得失,一起帮助其分析和复盘,积累成长值。这个过程,也是让员工明白,不是所有人一开始都能做到90分、100分,企业更看重潜质、价值观、驱动力。

 

建立扁平的组织机制

扁平的组织机制能够保证更多有价值的想法随时被听到。即使是一个新人的观点也能得到组织的尊重,会有人关心,会得到反馈。内部强调“多汇报、少请示”,鼓励员工勇敢表达。不要奢望一次汇报解决问题。团队领导者对员工的想法迅速给出反馈,反复消化,不断迭代。在内部,要努力营造一个更好地倾听反馈和给与关怀的氛围,让员工知道,公司能看到他们的努力,理解他们。


建立“传帮带”的机制

个体是有差异的,个人的理解肯定存在偏差。“传帮带”的机制就是在努力缩小这种认知偏差,当然这种传帮带不是为了消灭个性,我们是要在个体的独立性、组织的不断创新迭代,与业务的稳定向上、精神理念的传承之间,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点。

  

当然,人才培养企业要转变思想,同时员工也需要沉心静气,“人才都是熬出来的,本事都是逼出来的”。选择做“时间”的朋友,需要极强的自我约束力和发自内心的责任感。在多数人都醉心于“即时满足”的世界里时,懂得“延迟满足”道理的人先胜一筹。坚持自己内心的选择,不骄不躁,持之以恒。请相信,兴业源在人的问题上从未停滞过。